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

從「HEMiDEMi」與「推推王」談知識分享(上)

Web 2.0 這個名詞在最近這一年可說是被炒的火紅,而Web2.0帶來的話題也多的跟我家的蟑螂一樣,可說是無所不在。而我今天想談的,是從最近引來很多爭議的「推推王(FunP) 」與台灣書籤網站的頭頭「HEMiDEMi 黑米 」來思考Web 2.0的核心-「分享」。

在討論「分享」之前,我先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人會想要花時間分享?」 或者說,為什麼人會想要花時間去逛逼,去看blog,甚至發表自己的意見呢? 而Web 2.0中的分享概念是一種需求(demand),還是只是一種流行(fashion)?

在這邊,我想先引述社會心理學中的「社群意識 」的概念,在McMillan & Chavis (1986)社群意識的模型中,人類的社群意識可以分為「會員關係(membership)」、「影響力(influence)」、「整合與滿足需求 (exchange of support among members)」、「分享情感(Shared emotional connections)」四個面向。而其中跟我們今天主題比較有關的,是第一項的membership與第四項的shared emotional connections。在這個模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人類在認同了某個社群後,會開始傾向認同並融入這個社群中,進而產生歸屬感。而「分享」的意涵在 於-爭取別人的認同,進而滿足自己的歸屬感,或者說是藉著分享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因 此,我們可以說:「人類的分享,是一種基於滿足自己被需要的安全感所造就的行為 」。也就是說,我們人天生就有一種希望可以「被了解」、「被知道」的需求,所以我們會去「成群結黨」。在網路還沒普及化之前,我們藉由與身邊的親朋好友聊 天來爭取一種認同,進而形成社區、形成自己的交友圈。而網路社群,則是在生活日漸忙碌的現代,人們藉由網路所形成的新「社群」模式。

網路 社群滿足了人類想分享卻沒有時間分享、或者找不到人分享的心靈缺口。藉由非同步與同步交錯並用的方式,讓人找到一塊可以分享的空間。而分享的動力則是來自 於社群形成的基本概念-「為自己找到一個歸屬的地方」。而因應了「領域」的概念開始網路化的驅勢,所以我們會願意花時間上網(可以想像成以前的人願意花時 間去廟口下棋聊八卦),並且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和以前不同的只是,你的分享是用打字的,你的回餽是來自於你不認識的人)。

而在上面幾段的文字中,我們可以歸納出,人們之所以使用網路社群,最基本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類的天性,是一種自然的需求。但這中間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可以有很多替代網路社群的方式,為什麼要使用網路社群?

關 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最初的原因還是與實體的社群還是大有關係。因為我們希望爭取實體社群的認同,而身邊的人正好加入某一個網路社群,所以我們也跟著加 入。而因為加入了網路社群,我們也希望追求網路社群成員的認同,所以我們更投入這個社群,進而與更多的人分享我們所知道的東西。(當然,也有另一種是在實 體世界無法找尋認同轉而群求網路社群的人,但無論如何,最終「爭取社群認同」的概念都是一樣的。)

也許我們可以再從大學生最流行的BBS來談網路社群的概念。BBS的文字界面可以說是一個古董級的產物,在WWW出現之後,在很多地方BBS已經變成了完 全過時、鮮為人知的使用者界面。而使用BBS有太多太多的限制-不能放圖片、不能隨意排版、不能用滑鼠操作....等等等,如果我們只就BBS與WWW的 優缺點來比,BBS早就不應該存在了。可是事實卻是PTT無時無刻都有幾萬的人同時在線上,而且每到尖峰時刻,你想登都還登不進去。WHY?而黑特的管道 與八卦的管道那麼多,我們為什麼選擇最不方便的BBS?

回想我自己在遙遠的國中,剛開始使用BBS的時候,一開始就只因為班長說班上的活動有什麼消息會放到學校的BBS,要大家上去看。再加上很多人會去BBS 上面罵學校,而這些都會不知不覺成為同學當日最新的話題。不用BBS好像會對不起全班,而當人家說到「阿班版不是有po,你沒去看喔」的時候,你會有種罪 惡感....所以你不想用,好像還真的不行。

久而久之,也就開始從國中的BBS玩到了大學的BBS,進而進入了PTT這個充滿鄉民的世 界。打逼為的除了是消磨時間,也是為了看看一些最新的東西,了解別人最新的用語,或是到批免的個版去了解一下身邊朋友的最新消息。而這些動作除了滿足求知 慾,背後還有另一個意涵是-「想要與你身邊的人或網路上的人有共同的話題」,也就是爭取一些認同感。試想,當你發現你再也聽不懂什麼是鄉民、什麼是冏 rz、什麼是丁丁的時候,你還有辦法在PTT裡待多久?

而PTT也正因為充滿了所有大學生最新的消息、最新的文化、最新最有趣的東西,變成了很多人共同的語言。所以就算BBS有很多的缺點,但PTT就是有他的不可取代性-「因為他已經是一個大家所認同的社群」。

上 面引用了BBS的例子,除了想更強調人們之所以要形成社群的原因在於一種認同感與歸屬感的建立。另一個目的則是想說明,人們為了結成一個社群,為了與朋友 有共同的語言,我們並不會過度排斥障礙,反而會去習慣障礙。因為我們需要同儕的認同,而同儕認同BBS,讓我們慢慢的接受BBS這個東西,而你的改變又吸 引了更多的人加入,進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接下來,讓我們回到彷彿離我們很遙遠的標題-「從『HEMiDEMi』與『推推王』談知識分享」這個議題。

黑米、推推王、Digg、del.icio.us、PC-Home Search 2.0,網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書籤網站,而書籤網站的形式大多不外乎「分享文章、推文/收藏文章、討論文章」,人與人之間有交流的地方是「推文數」與「討論串」。而這種形式的社群,主要的利基點在於-「讓使用者更快的找到更多好的東西」。

但問題來了,大家「分享」的動力是什麼?使用者使用書籤網站的目的是想看的是文章還是推文?而文章被收進書籤網站的blogger或是其他的網頁編輯人 員,他們為什麼希望自己的文章被「分享」?如果依照我們先前那一大段文字的推論,人們分享的目的是為了爭取社群的認同。但這種形式的分享,能否創造更多的 認同,而讓使用者更自願的使用這樣的系統?


<--To Be Continue-->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很棒的觀點, 感謝分享, 期待你的下集 :D

Unknown 提到...

哈,居然是Mr. Saturday耶,我也是Mr./Ms. Days的忠實讀者之一喔^^

謝謝你們的blog總是有很多的好文章,你們也加油!!

匿名 提到...

自慰套,真愛密碼,
自慰套,自慰器,充氣娃娃,
性感丁字褲,AV,按摩棒,電動按摩棒,情趣按摩棒,
角色扮演,吊帶襪,丁字褲,飛機杯,

情趣,情趣用品.

按摩棒,變頻跳蛋,跳蛋,無線跳蛋,G點,
潤滑液,SM,情趣內衣,內衣,性感內衣,
情趣用品,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