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從「HEMiDEMi」與「推推王」談知識分享 (下)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人類之所以願意主動的分享,是因為我們希望在我們認同的社群中獲得更多的認同,進而加強我們內心的歸屬感與安全感。我也在最後留下了一個疑問-「書籤網站的社群模式,能否滿足人們分享的目的,進而造成引起大家分享的動機?」

我個人認為是,書籤網站的確可以滿足人分享的目的並引發分享的動機,但是目前還有太多問題等待解決。

為什麼這樣說?讓我們先來討論一下書籤網站對於content provider(也就是blogger或是一些網路內容的服務商如聯合新聞網等)的意義。

對我們這些blogger來說,不論寫的文章是哪一種類型,追根究底,寫文章的目的都還是希望有「人」來看看我們寫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各大blog (ex無名樂多PIXNET)都會主動幫我們記錄每個blog甚至是每個個別文章的人氣指數的原因,因為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是blogger之 所以願意繼續分享的主要動力。而我們也可以發現各個書籤網站或是部落格網站都不約而同的提供了討論區的功能,原因無他,討論區的目的就在於建立一個特定的 討論空間、一個屬於blogger自己的社群,讓blogger知道有人也在關心同樣的議題。

所以對blogger來說,書籤網站的確可以滿足blogger分享的需求。因為書籤網站等於是一個通路,一個把自己的文章推銷出去的通路。我們可以靠著書籤網站來吸引更多的人到我們的網頁中,也可以靠著如「黑米卡」或是「推文」一類的服務來了解自己的文章是不是被大家喜歡,甚至是靠著書籤網站所提供的討論區來與對自己文章有興趣朋友進行交流。進而形成一個「社群」的概念,對一般大眾來說有點像是讀書會,而對於blogger而言則是與「文章迷」的直接對話。

而對一般的使用者呢?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書籤網站主要的功能大致有兩個:「過濾」與「收藏/討論」。

書籤網站之所以好用,在於他所有的文章都是使用者所推薦/收藏出來的,而大家願意花時間收藏或推薦的東西,品質上通常不會太差。而且書籤網站等於是集合大 家的力量整理出一些比較受歡迎的blog或是新聞資料,一方面是在幫瀏覽者節省時間,另一方面也順便幫大家了解現在目前比受歡迎的文章與話題。但這中間有 個迷思是,「大家推薦的文章」跟「好的文章」並不一定完全成正比,就好像PTT的各大版中常出現騙人的推文或是鄉民的爆動一樣,所以對於使用者來說,書籤 網站是不是絕對的好用?會不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值得我們來做後續的觀察。

而回到「分享」的這個主題上,書籤網站所提供的討論區,我一直覺得有點像是Amazon或是博客來等販書通路所提供的討論區一樣,是一個讓「讀者」聚集的 空間,讓大家可以對同樣的一個「物品」(無論是書或是網頁)有一個討論的空間,順手推一個文,是給寫文章的人一些鼓勵,收藏的動作就像是在買書,而回應推 文則是和有共同興趣的人做一些交流。以「社群」的概念來說,這個群體的邊界是「對相同內容有興趣的人」,而分享的原因則是「取得別人的共嗚」。

這麼說起來,書籤網站似乎非常美好,其實不然。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建立社群」的概念上,書籤網站中的分享機制並不完善。對除了給予使用者的回饋機制不夠多,更重要的是對使用網路族群而言,書籤網站並沒有「非使用不可」的需求。這邊我們可以分成三個面向來討論:

一、對一般使用者:
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在網路上瀏覽到一篇好的文章時,「為什麼要收藏?」是個很大的問題。如果這篇文章是第一次被收藏,除了登入書籤網站,使用者還得花時間 去編那些tag,「為什麼使用者要這麼做?」是個很關鍵的問題。因為只要沒有人收藏,在書籤網站中你永遠不會發現這篇文章。而這同樣也會造成使用者不願意 使用書籤網站,因為使用者使用書籤網站要的是內容,沒有好的內容,其餘都免談了。

二、對於Content Provider:
對於這些提供內容的人而言,書籤網站的立意算是良善的。問題是,書籤網店目前主要是一個以服務「一般使用者」為主的網站。書籤網站雖然可以幫助 blogger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王國,問題是,這也要你常常去使用那個書籤網站才行。而且書籤網站給予blogger的支援並不夠多。比方說只要有人 任意把你的文章分享上去,身為作者的你可是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對於一些特殊情況,比方說希望分享前先問過作者,讓作者知道自己的文章有哪些討論串;或是 有些文章寫完了後悔了想刪文章;甚至是限制所有的人使用該文章的討論版而不是分散到每個書籤網站等等,在分享的概念上,書籤網站比較像是「只要使用者喜 歡,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概念。但這對這些原作都來說,其實並不公平。

三、對於書籤網站本身: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在HEMiDEMi或是推推王,很多文章第一個收藏的都是文章的作者。這看似有違書籤網站的初衷,但其實我覺得這才是書籤網站應 該重新思考的重點。因為「著作權」是書籤網站接下來很可能被質疑的重點。對於書籤網站而言,他最大的獲利來源是頁面上的廣告,而產生廣告效益的原因是網路 上的讀者,而產生讀者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這些content provider辛辛苦苦寫下來的東西。所以書籤網站就很難擺脫「驃竊別人的東西來賺錢」的質疑。而除了這實質的利益分享問題以外,另一個心理層面的問題 是,這些讀者所形成的社群是屬於作者的「領域」,作者不見得會希望書籤網站這個第三者來介入。更何況是對於聯合新聞網一類以營利為目的的網站,他為什麼要 跟書籤網站分享自己的利益與「領土」?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除此之外,如果書籤網站本身是希望提供好的書籤給使用者的話,書籤網站是否要適度的介入,也是值得書籤網站的管理者來思考的。如果使用者的需求是「找到好 的文章內容」進而建立「與自己共嗚的族群」,那麼,書籤服務的提供商是不是應該提供一個管道讓使用者來找到自己可以投靠的「領域」?這一點,其實也是 Web 2.0整體需要思考的重點之一。我們不斷在強調user generate content(UGC)的同時,是不是該適度的提供一些建議? 或是服務提供商是否應該建立一個「看不見的手」來維護這個市場的品質,都是書籤網站應該思考的重點議題才是。

所以我覺得在知識分享的概念上,書籤網站的確可以滿足人分享的目的並引發分享的動機,但是目前還有太多問題等待解決。


在前面落落長的文字當中,我們談了很多「社群意識」與「書籤網站」的關係,進而延伸出這背後可能的「分享動機與需求」。接下來,我想再把焦點拉回到這篇文 章的標題-「HEMiDEMi」與「推推王」。用目前比較火紅的兩個書籤網站,來談談在「知識分享」的概念上,這兩個網站有什麼不同。

在書籤分享的概念上,「HEMiDEMi」與「推推王」看似差不多,但出發點其實有所不同。「HEMiDEMi」比較像是在提供一個「分享書籤」的平台,而「推推王」則是偏向「方便閱讀」的瀏覽網頁平台。讓我們先來做一個簡單的比較:





從上面兩張圖我們可以發現到,同樣是點擊同一篇文章的書籤,當你使用HEMiDEMi點選某篇文章時,他跳出的就是一張「書籤」,所有的「推文」、「收 藏」、「討論」都是在同一個頁面中,頁面中只有該文章的基本資料與瀏覽者的相關評語、相關誰薦等,主文的部份依然是得點回到該blog才能瀏覽。但在推推 王就不同了。推推王主要的瀏覽方式是使用「網路快看」的功能。也就是說,你是在推推王的系統中去瀏覽該網頁,而其他的資訊則是在上方的tool bar中,你想推文可以看完馬上推,而其他相關的動作也可以在tool bar中完成,不用像HEMiDEMi一樣回到黑米才能推薦。

除此之外,推推王在首頁的部份提供的資料比較雜亂,除了書籤相關的整理,推推王還提供了天氣、Google、Flickr 等其他我們常用到的服務。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推推王想做的,不只是一個書籤網站,而是一個新型的portal(註一)。相較之下,HEMiDEMi 則是專注在書籤的相關應用上,所以會有一些像是推薦相關書籤等的功能被開發出來。

那麼,哪一種比較能滿足我們前面討論到的「分享」呢? 我認為,HEMiDEMi 目前做的比推推王要來的好,但兩個網站其實都稱不上很好。

讓我們一樣從使用者與content provider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比較HEMiDEMi 與推推王吧:

一、一般使用者
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在瀏覽的介面上,推推王的確要比HEMiDEMi來的友善。但問題是,書籤網站這個社群的核心價值,應該是在建立社群,使用介面倒是 其次。而在建立社群的部份,無論是在HEMiDEMi或是推推王,分享文章的過程都是「登入->(編輯書籤)->推薦->討論」,所以 過程中兩者的差別並不大。

但在加入書籤之,推推王因為「網頁快看」這個功能的設計,雖然滿足了大家「方便看文章」的目的,卻也造成了使用者之間比較不容易交流的缺點。因為推推王是 直接顯示文章,所以很多人可能看完文章大家就閃人了,而不是見看完討論串再去點擊文章。雖然只是順序上的差異,但這一點卻也影響了使用者建立社群的能力。

除此之外,雖然黑米在推薦功能的精準度還不太夠,但至少他推出了相關書籤的推薦功能,而推推王則受限於網頁快看的功能而無法直接推薦,當然,這部份還是可以用tool bar來解決,只是黑米目前的觀念比較好一點而已。

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既然使用書籤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社群,如果讓使用者更快的找到一個自己落腳的地方,應該會比使用者界面來的重要。雖然我覺得兩個網 站現在分享的過程還是太麻煩(要點一大堆東西才能分享一個網頁),但至少,HEMiDEMi在社群的建立能力是比推推王要好一些的。加上HEMiDEMi 在內容的完整度上有先進的優勢,所以整體來說是要比推推王來的好一些。只是因為差別並不大,所以後續的發展也有待我們再多觀察。


二、Content Provider
而對於content provider來說,兩個網站之間的差別就比較大一點了。

之前推推王之所以引起大家的不滿,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網路快看」的這個功能。因為網路快看使用的是iFrame的機制,造成了當你點選該文章時,該文章的 作者除非加入推推王,否則是得不到任何回饋的。也就是說,在原本的網頁中,作者可以藉由流量來掌控自己blog的「能力」被推推王完全的侵佔了。也就更加 深了一些人對書籤網站「借用他人的智慧來賺錢」的機制感到不滿。人是一種具有領域性的動物,當你未經我的允許而入侵了我的「社群」,當然會引發一定程度的不滿。

雖然推推王在Alpha 4版已經推出可以拒絕使用iFrame的機制,但畢竟這是一種被動的解決方式,而且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而當大家慢慢開始不認同「推推王」這個社群的時 候,大家是不是還願意分享? blogger可不可以群起要求推推王把他們的blog從推推王上面「下架」? 目前雖然好像沒有這種機制,但難保這樣的效應不會持續。而且對於聯合新聞網或是Yahoo!這種靠流量來賺廣告的網站,他是不是願意讓推推王去「分享」他 的流量? 我個人覺得很難。

除此之外,兩個網站對blogger的尊重是一樣的不足。就算很難掌握一般大眾想要分享的東西,但至少,是不是應該在blogger註冊了自己的blog 之後,主動提給予blog的主人有了解自己有哪些文章被新增、推薦的權利,或是來 (謝謝william的更正 ^^) 建立其他的機制來加強blogger對自己這個「社群」的掌握能力。我想這也值得兩個網站的管理者來做 進一步的思考。


整體而言,我覺得就知識分享的概念來說,書籤網站、乃至於Web 2.0的概念是不是可以成功,「社群」的概念都是很重要的關鍵。當網站可以創造出一個社群的意識,進而增加使用者對於這個網站(大社群)與自己的內容(小社群)的認同感,應該會是Web 2.0網站能不能發展的成功重要的關鍵之一。

<--The End-->

註一、而除了推推王,其實PH-Home也早在去年(2006)年就提出了Portal 2.0 的概念,只是名聲感覺上好像沒有推推王和HEMiDEMi來的響亮,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我們以後再來研究吧!

5 則留言:

Blog On My Own 提到...

維特分析的很仔細/很用心, 值得一看.

我自己認為(類)書籤網站存在的最大功能就是讓網友可以有另一種方法去 enjoy 網路的美好,

對單純的網路使用者而言, 在以前可能是透過搜尋引擎, 透過討論區, 透過內容網站, 現在, 他有另一個選擇, 他可以透過(類)書籤網站來 enjoy.

對喜歡寫東西分享的網友而言, 在以前可能把內容放到討論區, 放到內容網站來分享, 現在, 他有另一個選擇, 他可以透過(類)書籤網站來讓更多人知道.

某種角度, 網友有更多的選擇, 也是一種福氣 :>

最後, 自推一下自己的網站, www.All1See.com , 有時間歡迎大家來看看 :>

匿名 提到...

文中提到「應該在blogger註冊了自己的blog 之後,主動提給予blog的主人有了解自己有哪些文章被新增、推薦的權利」,這一點,兩個網站不是都已經有做了嗎?以我為例,在funP 的哈部落以及黑米都可以一目瞭然。當然啦,如果能再做到 event notification 就更棒了。


文中提到「應該...建立其他的機制來加強blogger對自己這個「社群」的掌握能力」,請問,依你之見,既有的 funP 和黑米在這一點上還有什麼「掌握能力」下放得不夠多的地方呢?

匿名 提到...

文中提到「對於聯合新聞網一類以營利為目的的網站,他為什麼要 跟書籤網站分享自己的利益與「領土」?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多慮了。君不見聯合新聞網的每一篇文章上面,早就有個閃來閃去的「書籤」按鈕圖示,而且列的還不只是他們自家的 udn書籤呢,也不只有國外的 delicious 及 fURL,連國內的 黑米、MyShare、Yahoo書籤也都列出來了。

同樣的,中時電子報每一篇文章的底下,也都有類似的設計。連兩大報都不擔心這一波 Web 2.0 風潮的分享風氣了,我們應該不必想太多。

Unknown 提到...

Dear glen:
也謝謝你的分享喔^^

=================

Dear william:
關於第一個問題,「應該在blogger註冊了自己的blog 之後,主動提給予blog的主人有了解自己有哪些文章被新增、推薦的權利」這句話的確有誤,聽你這麼一提,我才又發現了更多我之前沒注意到的功能。我已經更正過囉,謝謝你:P

而我這裡想強調的是,那種「主動掌握」的感覺。除了event notification,還有像是讓大家集中在blog裡的討論區而非在書籤網站裡面討論的選擇權、或是說加強blog作者與讀者間的聯絡能力(比方說號召書友會、投票等)、或是建立一個「強制退出書籤網」的能力等等。總之,就是讓使用者可以完全的掌握所有與自己的文章相關的事。

另一個我的新發現是,書籤網站應該要主動在註冊時告知blog主人,甚至是主動宣傳自己有這樣的功能,來讓未註冊blog的blogger趕快處理。或是在註冊的同時馬上掌握最新的情況。以免blog的主人對自己的文章出現狀況外的情形。也可以避免掉「自己最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文章已經被吵的沸沸湯湯」的尷尬情況。

我覺得既然書籤網站要使用別人的東西來獲利,就應該充份的與使用者進行溝通,這也算是一種對使用者的尊重吧。

===========

而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我覺得如同聯合新聞網一般的網站,並不會自外於書籤的潮流之外,外國網站如cnet一類也是有digg this的功能。

但問題是「為什麼要分享利益?」,或者說「台灣的書籤網如何與各家的content provider達成利益分享的共識?」。我想強調的不是說他不可能,而是說大家還沒有找出理由。

比方說,如果今天聯合新聞網有一篇新聞同時被推推王與黑米的使用者各digg了100次,在黑米的部份,因為最後是開啟聯合新聞網,也許爭議比較少(因為他已經把使用者轉到了聯合新聞網)。但推推王的形式就會引起爭議了,因為他可能會造成聯合新聞網的營收下降的問題。

除此之外,現在各大媒體都有書籤的功能,但都是各自為政的多。書籤網站如黑米與推推王如何與各大媒體達成合作的共識,是值得思考的。

否則當有一天大家都很愛用書籤網站,而書籤網站又借此賺很多廣告費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問題了:P

匿名 提到...

Dear 維特:

你提到的「讓大家集中在blog裡的討論區而非在書籤網站裡面討論的選擇權」,我想這一點應該不太可能辦到。一、就算不去書籤網站討論,blog 作者也無法阻止其他人在其他 blogs 或 forums 上面另闢討論舞台。二、以前有些黑米的使用者就提到,他們有時候會有另外岔開的話題,或者自認為不適合跑到別人地盤上去「撒野」的看法(譬如說,這篇文章的第 16 則留言就有這麼排外的看法:「Felix站長在自己家批評,FunP站方都沒來了,你在那裡呵個什麼...最受不了這種跑到別人的blog放炮的行為」),就會選擇在黑米裡面留言。

你提到的「加強blog作者與讀者間的聯絡能力(比方說號召書友會、投票等)」,我覺得這好像在把自己經營部落格的責任推給那些書籤網站喔... :) 當然啦,據我所知,某網站早就有這種企畫案了。

你提到的「建立一個『強制退出書籤網』的能力」,雖然理論上來說,這是剝奪了使用者 bookmark 的權利/力,國外似乎也沒有這種先例(有人可以舉出 delicious 或 digg 有這種強制下架、永不錄用的先例嗎?),但是,以這次某網站所做的調整看來,並不是沒有人在做。

你提到的「各大媒體為什麼要分享利益?」這是各大媒體自己的考量嘍... 不過有一個很有趣的案例可供參考。你有沒有注意到,某網站最近「新聞」類的文章中,收錄了很多來自 ch***times 媒體的文章;請再仔細看看這些文章的貼文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