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Gmail的容量又增加囉
但因為防止廣告信還是Gmail最行,所以還是Gmail好用。
而Gmail會一直增加容量已經不是新聞,
但今天才發現,他的容量居然倍增了!!
前兩天還是2.x GB的容量,今天就變成了4.3 GB。
雖然說其實2G我就用到用不完了(少了廣告信,其實也沒啥大容量的東西)。
哈,但是看到Gmail增加一點點,居然比知道Yahoo信箱容量變成無限大還要開心。
難道這就是Google與Yahoo的品牌差異嗎..XD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Yahoo新服務「Yahoo!生活+地圖」
因為之前寫過了一篇「Google Maps與UrMap的比較」,所以忍不住要再來比較一下後進者Yahoo在地圖服務做了些什麼創新。
試用的結果,我個人覺得「Yahoo生活+地圖」的點子很好,但是小缺點也不少。
首先,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地圖的首頁。很明顯的,他提供了四個主要的功能,地點搜尋 、路徑規畫、商家搜尋、以及與「Yahoo生活+」結合的周邊食衣住行 。
【圖一:Yahoo生活+地圖首頁】
接著,讓我們一步一步來試用一下。首先是「地點搜尋」,這部份讓我還蠻不滿意的。我首先試一下政治大學,理論上這應該很通用才對,但結果卻是
【圖二:搜尋「政治大學」】
好吧,不能用名字,那我來打地址。輸入「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結果竟是...查無資料。
【圖三:輸入政大地址】
我心裡接著想:「不是這樣的吧,最好是輸入政大地址會找不到啦!」。後來才發現原來...Yahoo的地圖無法將「台」與「臺」做轉換,所以才會找不到政大......
【圖四:有圖有證據,無法分辨「台」與「臺」的地圖】
終於如願找到了政大。接下來,換下一個功能「路徑規劃」。一開始來找找政大到北車的路線吧。
【圖五:政大到北車,可以輸入「台北火車站」】
【圖六:政大到台大,用地址搜尋】
【圖七:大眾運輸工具規劃】
不錯不錯,功能總算是有出來,但中間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為什麼可以輸入「台北火車站」,卻不能輸入「政治大學」呢?
而接下來第三個功能則是,商家搜尋。在這個部份,Yahoo將地圖與「生活+」的功能做結合是個相當不錯的嘗試,也是很好的資源整合應用。也可以算是一種與Google Maps競爭的model。
【圖八:地圖與生活+的結合】
【圖九:地圖與生活+的結合】
而除此之外,生活+地圖也提供了周邊生活資訊的提供,也就是第四個功能「周邊食衣住行」。
【圖十:周邊食衣住行-美食餐廳】
【圖十一:周邊食衣住行-交通住宿】
【圖十二:周邊食衣住行-購物中心】
【圖十三:周邊食衣住行-生活資訊】
總的來說,我覺得「Yahoo!生活+地圖」的點子並不差,使用上也相當方便。加上整合自家的「生活+」服務,讓地圖中提供的資訊有更好的正確度,算是很不錯的應用。
而在搜尋的方便度上,無法用常用的名詞來搜尋是一個敗筆,但基本上仍無傷大雅。
而相較於Google Maps,「Yahoo生活+地圖」的在「開放性」與「個人化」還是有待加強。至少,廣告主就無法自行新增自己的地點,而個人也不能儲存自己的Map,也不能自由的分享地圖。想當然爾,「Yahoo生活+地圖」目前也無法像Google Maps與第三方合作提供更多有用的資訊。(以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之前寫過的兩篇「Google Maps新功能」與「Google Maps新功能」)
只是這個議題對於現在的Yahoo來說是個難題。因為Yahoo!生活+地圖使用的是UrMap的核心,也就是說,在開放性與個人化的部份,UrMap 得多思考如何與 Google Maps競爭的問題。而相較之下,Yahoo!則變成了UrMap的合作廠商。兩者如何互利互惠,進而創造超越Google Maps的價值? 而真想做到個人化的話,背後的資料庫又該如何處理? 都在在的考驗著Yahoo!與UrMap的智慧。
除此之外,如何整合UrMap, 生活+, 與生活+地圖的資源,創造更好的使用者經驗,進而創造不同與Google Maps的獲利模式,也是值得思考的重點。
而對於Google來說,如何創造更多的獲利來源,來減少因維護大量圖資所造成的成本(對Yahoo來說,這方面的成本則是有UrMap分擔,成本較低),也是個重要的議題。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台灣讚啦 -- YouTube台灣版
前兩天在8A看到YouTube台灣版的連結,其實心裡還蠻開心的。一部份是因為用YouTube很久了,總覺得看到中文版的還是比較親切。而另一部份是因為下面的這個廣告:
【台灣讚啦!!】
一開始看這部短片,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以為這應該又是一個「愛台灣」的政治短片,一度很想轉台。但越看越覺得,大家喊「台灣讚啦」的口號真的非常有力,甚至有一種讓人雞皮疙瘩都起來的感覺。
而最後才出現的YouTube,一方面宣傳了YouTube台灣,一方面也讓人家覺得這家外商好像沒這麼難接近。而最近很多新聞都爭相在引用YouTube的資料,也一定程度的讓人家更想到這個網站來挖寶。
而YouTube中文版的推出,用的是跟大家搏感情的方法。我個人覺得還蠻酷的。
感性行銷,我想這又是一個很好的例子。